聚焦幼儿发展,优化课程实施I2025年绵阳市学前教育 研究共同体系列学术研讨及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5/4/24 16:14:11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聚焦幼儿园课程实施,提升办园品质,深化学前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由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绵阳市实验幼儿园承办的“2025年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系列学术研讨及培训活动411日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聚焦幼儿发展,优化课程实施——基于儿童生活情境共创园本课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叶小红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古秀蓉博士、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周正、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涪城区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学前教研员贺俊等专家和领导莅临本次活动。来自绵阳市各县市区学前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绵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24所基地园,以及绵阳市实验幼儿园基地园成员单位参加本次会议。涪城区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学前教研员贺俊老师致欢迎词。

生活之乐,课程之思

孩子是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五感感知周围的世界,获得真实体验,因此我们准备了盲袋,邀请老师们通过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进行沉浸式体验。实幼的孩子在篮球情境游戏中体验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情境;在自主游戏里通过与实幼的每一处环境,草坡、沙水、小兔等各种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建构经验,获得真实的感知;在区角游戏里,小厨房、娃娃家、阅读角、建构区处处体现着真实生活的重演。老师们看到了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成长和快乐,原来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情境。


生活之味,课程之意

在实幼,我们不仅有很多孩子们的故事,也有老师自己的教育故事。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四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教育生活。

新入职的教师诉说着对幼教事业的初心与憧憬——在支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们也被纯真的童心深深滋养;那些在教育沃土上深深扎根的骨干教师,用智慧与坚韧谱写着事业与家庭的乐章,用执着追求诠释着对梦想的坚守;而即将退休的老教师,30多年的坚守凝结成对岗位的无限眷恋,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这一刻,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触手可及的感动。

育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在真实的经历中重构孩子自己的经验,课程同样也该回归生活,回归孩子当下的真实需要和兴趣。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基地园成员单位盐亭县城东幼儿园的自然课程讲述了一颗土豆种植的探究之旅。绵阳市实验幼儿园的娃娃们对古城墙的好奇与持续探索,不仅渗透了多领域的学习,通过讨论、辩论、实地探访、调查等方式让厚重的历史成为可触摸、可探索、可创造的课程;篮球游戏中的小警察在真实的情境中不仅体验了快乐,而且在体验警察“权力”带来的乐趣中思考、调整职权范围以及服务的社会价值。

实验幼儿园教学副园长王瑛以《基于儿童与生活的课程构想》为主题,介绍了我园“三年六季”生活情境课程,追随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开启从“家庭——幼儿园——社区——绵阳——中国”的探索,从“最初的500米”到“960万平方公里”,不断拓展儿童的生活半径,了解周围环境和自己生活的关系,形成自己与世界打交道的能力。

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张蒙蒙以《好生活,也是好教育》为主题进行分享,提出面对当下困境与不确定的未来,实幼基于对儿童和发展的不断再认识,在教育中要看见生活、看见人,关注儿童和教师的好奇、情绪和需求,从“美空间、多留白、好好生活”“好课程、在附近、好好生活”“好关系、在一起、好好生活”三大行动,保证基础课程,不断完善“附近五百米情境课程”和“篮球赛事情境游戏”两大特色项目,表达实幼对园本课程的理解和实践,主张老师和儿童在幼儿园是“共同生活”的关系,一起在附近五百米重构消失的附近,共同建构幸福教育生活。

生活之美,课程之涵

叶小红博士的《空间即课程:为幼儿的学习创造无限可能性》主旨报告,提出将空间视为动态的教育资源,使空间成为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强调物理环境不再是学习场所,更是教育内容本身。“空间即课程”与“附近500米的探索”将教育从封闭的物理空间拓展到开放的社区生态系统,强调从附近出发,关注身边500米的人、事物。更多、更丰富的课程资源进入幼儿园,通过空间边界的消融与重构,使教育生活与真实世界深度融合,支持幼儿与更大的世界打交道,培养其关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联系不仅重新定义了学习发生的场域,更让教育回归生活本源,是教育生活的空间延伸,重塑了学习的意义感,建构幼儿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古秀蓉博士通过"过生活"儿童哲学工作坊,提出两个核心维度:1米高的师生互动和500米的生活实践。1米高强调教师要以儿童的物理高度和认知视角展开平等对话。500米则划定了一个可感知的生活圈,师生共同在这个范围内观察、体验和思考。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研员戴丽敏用四点变化对活动进行总结:一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从单一原有的教与学到双向赋能,共同生长;二是课程观的变化,从关注时间延长到关注空间延伸、扩展;三是学习观的变化,从知识习得到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收集,验证;四是教育方式的变化,从关注教研形式到教育活动内涵。最后希望在专家引领和全市幼教人共同努力之下推动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继续前行。

这是一场全市幼教人基于儿童生活情境共创园本课程的巨大盛会,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未来,我园将持续以儿童发展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幼儿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支持。

教育最美好的面貌应该是不断充满好奇与惊喜的,让日常的生活成为教育最美好的底色,让物理空间成为孩子们探索的场所,让孩子和老师在共同互动中互相成长,共同去发现、去创造、去探索美好的教育生活,让教育充满温度与深度。


幸福·事- 新闻播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24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816-2262655
地址:绵阳市一环路南段244号 蜀ICP备2023019574号